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夏秋之交,盘锦湿地音乐季、二界沟海鲜啤酒节等文旅大戏接连不断,吸引游客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旅游业与上百个行业相关联,旅游兴、百业旺。今年以来,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盘锦市落实省委要求,依托“天下奇观红海滩”“世界最大芦苇荡”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文旅、体旅、农旅、交旅、商旅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和消费新热点,增加多样化、常态化、全季化产品供给,向“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进发。
今年前7个月,盘锦市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4.6%、19.1%。
夏夜,漫步盘锦市广厦艺术街,夜市人潮涌动,小吃香气四溢,人们在微风中感受着深夜食堂的舒适惬意。
不过,游客们来这里可不只是吃吃喝喝,他们大多是冲着这里的艺术氛围来的。自2016年正式开街运营以来,这里有知名的画苑,有盘锦地域特色的苇艺非遗工坊,有收藏近万卷中医古籍的辽河口中医古籍博物馆,还有可以刷脸入馆、扫码自助听取讲解的无人智能化美术馆。迄今医疗器械企业,已有上百名国内外艺术家入驻街区。
“这里为我们创造的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温暖的摇篮,我们希望它以强大的魅力,重新塑造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审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卞相男说。正是在这个摇篮,卞相男创作了《收获》,并成功进入中国美术馆展出。
如今,随着游客数量节节攀升,这里已成为热门打卡地,书画作品交易量不断增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为辽河入海口,盘锦市首先完成了自身的文化定位,推出了代表性地域文化符号——辽河口文化。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资源,盘锦文旅产业做好特色项目谋划,培育文化新兴业态,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以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发展。
通过丰富“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运动”“文化+温泉”“文化+民宿”等业态,盘锦市探索构建“文化+”“+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流行文化为特征的广厦艺术街、以地域文化为特征的辽河民俗博物馆、以唐风文化为特征的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以稻作文化为特征的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等已经成为盘锦撬动域外客源市场的“支撑点”和旅游产品体系的“核心”之一,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如今,盘锦公共文化服务百花齐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由体系达标转向创新发展。大洼区二界沟街道荣兴村获评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四季村晚”主场和示范展示点。非遗技艺传承成果凸显,以刘家果子等为代表的田庄台小吃已成为辽河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苇艺、草编、芦苇画等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技艺成为“盘锦有礼”城市文创商品的代表。民间传统节会推陈出新,田庄台关帝庙会、田家大集、沙岭大集、二界沟开海节等民俗活动包含着盘锦区域特色传统文化内涵,有力推动了旅游节庆与文化演艺、非遗展演、体育活动等深度融合。
“进军贵州,平安加油……”前不久,在盘锦市大洼区平安镇举行的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辽宁赛区总决赛,在现场上千名观众的呐喊助威声中,盘锦平安镇代表队以87∶56的比分战胜大连中源牧业队,荣获总决赛冠军,进军贵州“村BA”全国总决赛。
此次赛事是盘锦今夏众多全民体育赛事之一,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前来观战,其中不乏众多盘锦域外篮球爱好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近年来,盘锦市成功举办了NBL全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WCBA全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辽宁省城市联赛等赛事,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观众近4万人次。下好体旅融合“先手棋”,盘锦市依托良好的群众体育传统和生态旅游优势,从职业体育向全民体育延伸,引导体育消费大众化、体育旅游社区化。充分利用省、市两级体彩公益金加大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体育公园、社区(村)广场以及足球、篮球、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巩固“15分钟健身圈”,共新增各类全民休闲健身设施300套4000余件。辽河湿地万人徒步大会、WCBA全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等成为体育消费新亮点。通过打造赛事品牌,充分发挥体育赛事资源的引爆效应和集聚效应,多维度叫响“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有效带动餐饮、购物、夜经济等消费增长,成为集聚人气、增添城市活力的新引擎,成为引客入盘的重要支点。
值得一提的是,为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盘锦以“中国最北海岸线冰凌穿越挑战赛”为突破口,鼓励旅游景区开发冬季冰雪项目,打造冰雪研学产品,推出“冰雪+体育”的冬季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冰雪产业发展,让冰雪成长为新热点,真正实现旅游业四季全时发展。年初以来,盘锦市先后举办2024辽宁大众冰雪温泉体验季暨盘锦中国最北海岸线冰凌穿越挑战赛、全国冰钓(池沼公鱼)邀请赛、2024国际冰上帆船巡回赛(盘锦站)、东三省大众速度滑冰邀请赛、群众健身冰雪运动季、冰雪嘉年华等冬季冰雪赛事活动20余场次,进一步扩大了盘锦冬季体育旅游品牌影响。其中,2024年盘锦含章湖全国冰钓(池沼公鱼)邀请赛,首创盘锦全国性冬钓品牌,吸引全国各地的50支冰钓爱好者队伍参与,池沼公鱼由盘锦特产资源转化为“辽河口渔家菜”,上了盘锦市政府接待菜单。
今年5月,由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盘锦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景绣前程 畅游辽宁”2024辽宁交旅融合拉练促消费系列活动在盘锦市隆重启幕,2200名全省各地游客通过“社区对景区”直通车畅游盘锦,助力辽宁“交旅融合”步入发展新阶段。
活动选择盘锦,缘于盘锦城乡之间交通便捷、联系紧密,为盘锦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城乡双向奔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城市,今年盘锦客运公交集团同步开通8条旅游定制公交专线所高校,全面建立起市火车站、重点高校及重要交通枢纽和市内各景区间的连接。至此,盘锦市32条常规公交线路通过延伸、就近停靠等方式,实现全市26处3A级及以上景区公交全覆盖,形成了城市、乡村旅游景区双向畅通的旅游公交网络。
在乡间,平坦的柏油路面、整洁的人居环境令人印象深刻,全市285个行政村公交、快递实现村村达。“现在坐定制公交车太方便了,想啥时走就啥时走,出门就上家里接,回来还能送到家门口。”盘山县古城子镇拉拉村村民蔡女士高兴地说。蔡女士口中的定制公交车是盘山县双通城市公交有限公司今年推出的一项“鲶鱼定制公交”服务,每辆车可容纳16人,2人即可下单约车。这一服务有效弥补了常规公交线路在农村通达范围有限等问题,让村民与城里乘客一样感受到公交出行的舒适便捷。
有了便捷交通网络的加持,来盘旅游人数持续攀高。今年以来,盘锦市A级景区接待域内外游客近200万人次。
为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盘锦市发挥资源优势,借力客运资源全面推进交旅深入融合,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完成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全域铺设“市区旅游集散中心”“镇级旅客综合服务中心”和“村屯旅客咨询点”,打造市区、乡镇、农村三级旅游服务体系,开通定制旅游专线个建制村的超市等场地建设“旅游驿站”,促进“带客入村,引客出村”乡村旅游双向发展。
同时,盘锦公交客运企业与重点旅游景区合作开发特色交旅融合服务产品,推广“车票+门票”“车票+酒店”等交旅融合服务产品。盘锦市文旅广电局与市公交集团合作,推出“流动城市书屋”计划,近万册各类图书上了公共汽车,交旅融合在文化赋能上不断探索创新。20余种150余台旅游包车为自由行的背包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选择。2023年,盘锦交旅融合枢纽案例代表辽宁被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全国交旅融合典型案例。
走进盘锦市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房屋白墙黛瓦,门前小桥流水,院里花草飘香。大堡子村是国家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浴池医疗器械企业、自动取款机、5G移动网络、公交等一应俱全,堪称和美乡村的样板。村民沈广英自豪地说:“现在的生活,给个城里的房子都不换!”
位于大洼区的大堡子村以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游“打卡地”。潘贵金 摄
像大堡子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如今的盘锦市遍地开花,城乡融合度高,城镇化率达7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后,近年来盘锦市以争创全域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实现黑色路面“屯屯通”,自来水、天然气户户通,省级美丽示范村、美丽宜居村占比达73.7%,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美丽乡村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盘锦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体验农业,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旅游村、民俗村、采摘村等星罗棋布,碱地柿子、草莓、香瓜、葡萄等各色瓜果如珍珠玛瑙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许多游客在采摘园里采摘、拍照、打卡留念。
“我们村里产业园不仅种植蔬菜,也种植水果,春夏秋三季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赏花摘果,体验民俗,参加特色活动,不仅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盘山县得胜村党支部书记苑福志介绍。
截至目前,盘锦植根百年稻耕文化,打造乡村A级旅游景区8家,国家级、省级重点旅游村13个,建设二界沟排船博物馆、荣兴博物馆等乡村文化展馆8个,持续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人数占全市景区接待总人数的48%。
围绕“醉美田园”精品线路加强策划包装,盘锦市将北旅田园、绕阳湖、大堡子村、北窑村、上口子村等农旅景点穿珠成链,精心安排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盘锦“湿地之都,蟹肥米香”之旅已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推介。以苏蓟水飞蓟文化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新兴农文旅项目先后被评为省级、市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基地,“苏蓟”水飞蓟籽油等先后被评选为“盘锦礼物”“辽宁礼物”,受到行业内好评。以本地新鲜、绿色、健康的农副产品为食材,盘锦市深入挖掘农家菜肴、传统美食,创新烹饪方式,推出一批地标菜、特色菜,传承乡村美食文化,让游客回味无穷。
探索“地理标志+文旅”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盘锦市将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锦碱地柿子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农文创、旅文创研发、销售相结合,以“红海滩1号”大米为特色的“盘锦礼物”走进由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游购乡村 好物迎春”主会场,释放盘锦乡村文旅资源魅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随着跨界融合不断延伸,盘锦旅游产业持续导入新业态、丰富新场景,激发了消费新活力。上半年全市开展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惠民季系列活动200余场次,金帛滩端午电音节3天接待游客2.2万人次,姜育恒万人专场演唱会一票难求,“红海滩大地艺术节”“北旅田园花神节”等主题活动参与游客超过百万人次,国风夜市、非遗夜市等成为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新场景,带动形成了融合吃、住、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集群,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新亮点。
春季“踏青观鸟”,夏季“滨海休闲”,秋季“绿苇红滩”,冬季“冰雪温泉”,盘锦全时全季全域旅游业态正渐入佳境,跨界发展方兴未艾。(记者:王刚)
近日,为期7天的二界沟海鲜音乐啤酒节在盘锦市大洼区二界沟街道举行,吸引众多盘锦市民和域外游客前来把盏言欢。
二界沟数百年来被人们公认为天然渔港,由此衍生出的“古渔雁文化”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盘锦唯一、远近闻名的“渔雁小镇”,在此举办海鲜音乐啤酒节,立时吸引了如潮人流前来捧场。
本届啤酒节由大洼区人民政府主办,分为“Rock之夜”“网红之夜,达人汇聚”“畅饮啤酒节,海鲜狂欢夜”等7个主题,通过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家乡风味、营商环境等联动,打造文旅消费引爆点,点亮城市夜经济。
除了精彩的演出外,啤酒节还设立非遗文化展销区、小吃售卖区、汽车展销区、啤酒售卖区、儿童娱乐区等,汇聚了啤酒、美食、音乐、非遗、娱乐等多个体验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呈上一场场视、听、味多重感官交织的文化盛宴。
近日,盘锦市“文明旅游我参与”行动启动仪式暨“湿地音乐季—秀美红海滩”主题音乐节在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到9月17日,为盘锦市民和游客奉上民谣医疗器械企业、摇滚、国潮等音乐盛宴。
此次活动以“湿地文化+音乐”的方式,将盘锦湿地生态环境的美丽和神秘、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元素融入音乐中,让游客通过音乐来感受湿地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此次音乐季盛情邀约诸多实力嘉宾,本山传媒旗下艺人、唱作型音乐人金志文,《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演唱者王琪等受邀表演,众多网红也欢聚一堂,用音乐为红海滩注入热情与活力。
活动期间,红海滩景区通过全媒体协同发力,成矩阵、成规模宣传营销,掀起红海滩“出圈”热潮。在新媒体平台随手一刷,就能看到关于红海滩景区的宣传内容,航拍视频、达人探店、网友VLOG随拍等将景区音乐季活动、美景、美食、游玩项目等内容进行展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品牌曝光5亿余次,红海滩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增强。
音乐季期间,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实施惠民政策,面向全国游客免门票,并为到场的乐迷们打造青年文化沉浸式体验新场景。现场设置爆款网红小吃展区、浪漫前卫打卡点、欢乐游玩区等互动区域,特别打造盘锦有礼、非遗文创市集,通过“文旅+音乐+项目”跨界融合的方式,将生态旅游与音乐的力量完美融合,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展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多元魅力。
“一盘锦绣一座城,海河相拥万物生。五彩共绘四季美,湿地之都传美名……”近日,由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组织创作、张巍作词的全新曲艺作品《盘锦城市漫游指南》以文艺宣传片的形式上线,博得众多网友转发和点赞。
这部作品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了盘锦市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物等文旅资源,参演的演员皆为盘锦本土演员,他们凭借对家乡的热爱,生动传神地诠释了每一个角色,该作品是通过文艺方式讲述盘锦故事、传播盘锦声音的又一力作。
据介绍,为了推广盘锦全季旅游、全域旅游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开启“文艺+”模式,先后创作了一系列以盘锦市四季风光为大背景的文艺作品,展现盘锦的唯美和浪漫。其中,“绘画+”吸引众多画家深情描绘盘锦四季风光,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摄影+”教游客景点打卡选景和构图技巧,让更多的人畅游大美盘锦湿地。
记者从盘锦市相关部门了解到,2024盘锦红海滩马拉松赛事将于9月22日在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卧龙湖码头启幕。
盘锦红海滩国际马拉松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以沿途景色优美、海拔低、赛道宽阔、路面平整、坡度小等特点,被誉为“最美赛道”,多年来备受运动员青睐。
本次赛事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认证赛事,由辽宁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监管,辽宁省体育局与盘锦市人民政府主办,参赛总人数达到1万人,分为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以及欢乐跑三大项目。目前,半程马拉松的报名通道已圆满关闭,因报名人数远超限定名额,将采取公平公正的抽签方式确定参赛资格,抽签结果预计于9月初揭晓。
随着赛事日益临近,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组委会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抖音话题短视频大赛、爱心公益捐步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公众热情,提升赛事影响力。同时,在公共场所、广场商圈及户外大屏上循环播放赛事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
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组委会在赛事组织和服务方面优化流程,从赛道规划到医疗保障等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为参与者打造安全、舒适的马拉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