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新建还是更新,国际上铁路车站枢纽与城市有机结合的站城融合优秀案例层出不穷。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国内也已诞生了一批铁路枢纽与城市站城融合较成功的案例,但是铁路综合枢纽(站)与机场航站楼(场)结合并与城市(城)融合的“站、场、城”融合的案例并不多。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虹桥商务区是我国内地最早开始探索“站、场、城”融合的实践,达到了领先水平。虹桥综合交通枢纽2006年开始建造,2010年建成投运,集民用航空、国家铁路、城市轨交、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创立了国际国内综合交通枢纽新模式。2010年至今,虹桥枢纽不仅客流规模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区域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托枢纽发展的虹桥商务区,经历十几年的功能快速集聚,已成为国内最成功的高铁商务区之一,在国内CBD综合竞争力中亦排名前列,进而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被确定为四个主城片区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挥虹桥空铁综合枢纽功能对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的驱动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着力建设国际化的虹桥商务区,将虹桥商务区面积从86km²扩展到151.4km²,并进一步强化虹桥商务区及相关地区国际定位,彰显开放优势,提升枢纽功能,形成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新高地,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长三角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
虹桥枢纽地区是国内最早实践成功的站场城融合开发典范,对站场一体、站城融合理念的积极探索,可从枢纽与商务区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在综合枢纽方面,最突出的是:立体统筹的高效交通,空铁一体的创新模式,国际品质的风貌营造,高效推进的统筹建设。在商务区层面,可总结为:大交通枢纽功能全面升级,大商务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大会展品牌形象日益凸显,各片区错位发展亮点涌现,主城区服务功能逐步提高[3]。
虹桥枢纽建成十几年来,已经历了几轮的升级迭代与功能提升,但还在空铁衔接、功能多元复合、站城通达、公共空间场所、景观环境与城市标志等方面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将在学习虹桥枢纽的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打造虹桥枢纽升级版的东方枢纽,建成后将助力上海形成“西有虹桥枢纽、东有东方枢纽”的格局,成为连接长三角与全球的世界级交通枢纽。
上海东站是集航空、高铁、市域铁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继虹桥枢纽之后,上海市又一个超级门户枢纽。
上海东站位于东方航空城中心区,紧贴浦东机场西侧,东方航空城中心区约7km²。上海东站核心区2.2km²,包含站场区0.37km²,站前区0.24km²。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不仅承担着重要的国家铁路功能,同时兼顾服务市域铁路和航空功能。站场总规模14台30线,在高铁场站部分主要连通沪通、沪乍杭通道,并可衔接沪苏湖、沪杭等方向;在市域场站部分引入机场联络线、南汇支线(两港快线)、预留东西联络线。
东方枢纽“着眼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的目标定位,更好地以综合交通枢纽为引擎驱动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4]。上海东站将助力东方枢纽打造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第一站;建成为人才、物流、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等各类要素高度集聚的高质量发展新区域;成为浦东新区中部地块的发展引擎;成为带动片区经济新的增长极。上海东站项目按照“一个新标杆、医疗器械企业两个转型引领、三个一体化、四个新应用”的要求,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坚持数字赋能和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坚持站场城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创新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着力打造集中体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典范工程。
作为虹桥2.0版的升级探索,在“三个一体化”的引领下,上海东站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空铁一体、四网融合;站城融合、活力客厅;绿色低碳、数字赋能。
东方枢纽由上海东站与浦东机场共同组成,是站、场、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作为继虹桥枢纽之后的又一重量级交通枢纽,东方枢纽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区位特征上,东方枢纽位于上海东部沿海尽端,主要为国际客流进出服务,空间相对独立,更适宜站、场、城融合发展。二是客流特征上,东方枢纽航空客流规模与虹桥枢纽的铁路客流规模相当,为每年1.2—1.4亿人次,预计未来空铁换乘规模达每日4万人次,为虹桥枢纽现状的4倍左右,需更加关注空铁换乘效率。三是目标人群上,东方枢纽地区服务人群呈现出更加国际化、商务化的特征。
上海东站作为东方枢纽功能一体化的最后拼图,在“空铁一体”方面确立了“紧密的空铁共构、便捷的空铁换乘、整体的空铁物流打造国际开放门户”的目标。针对大规模的空铁换乘,为了提升换乘效率和体验水平,上海东站首次在铁路客站枢纽内部设置“航空模块”和接驳交通设施,同时提供空侧交通和陆侧交通服务,将空铁换乘时间从虹桥枢纽的15min缩小到4min,空铁换乘距离相比虹桥枢纽的近1,000m缩短至约250m,实现更紧密的空铁一体化。功能上,东站的空铁联运模块实现了一个航站楼的功能,具备旅客、行李由单一发送点至浦东机场1、2、3号航站楼多终点的联系功能医疗器械企业,使上海东站从城市枢纽门户跃升为国际空港门户。此外,上海东站内还创新设置了高效的空铁物流系统,预留25,000m²空铁物流场地,增加枢纽货运能力,完善了浦东枢纽整体功能。
在“四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上海东站着力营造高品质、人性化与便捷的枢纽体验。为使多种交通方式便捷换乘,上海东站通过立体嵌合的交通设施布局构建、南北互通的集疏运系统设计、公共空间环境一体化打造、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应用,推动交通枢纽建设与社会发展融合,实现综合、便捷、品质、弹性、智能出行,探索全新的枢纽体验。
在站房内,上海东站着力构建立体综合的交通设施布局,分层立体地整合高速铁路、市域铁路、机场陆侧捷运、上海地铁21号线、公交、出租车与网约车、长途、小汽车等功能模块。城市中庭连接地面层与出发层,地铁、国铁、市域、四大车场换乘空间在此交汇,实现站城地下、地面、地上各种交通方式高效换乘、便捷有序。各种交通方式的内部换乘以“时间最少、路径最短”为目标,换乘时长控制在5min以内,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整体运行效率。
上海东站首次采用国铁、市域并场设置,高铁与市域共站、同层设置,同步建设运营,并可实现混跑运营模式,满足高铁市域一站式服务,探索实践打通地铁和高速铁路、市域铁路在基础设施、规则标准“硬”“软”联通方面的堵点,提高互联互通,打造便捷安全、高度融合的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新模式。旅客组织采用“差异化”候车模式,国铁采用上进下出的流线,市域“通勤化”客流设线上线下“通过式”站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旅客候车服务模式。
国内最早探索站场一体的是虹桥枢纽。通过空铁综合体首创航空、高铁、轨道交通、公交等系统的一体化并置,同时统筹立体组织车行、人行交通系统,在空间集约与功能有序的前提下,实现了大规模空铁枢纽的高效联运和多模式换乘。通过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将城市商务区贴近高能级综合枢纽,进而实现高能级综合枢纽与城市高端商务区的紧密结合。
依托虹桥枢纽的探索经验,上海东站在“站场一体”的基础上,提出了“站场城”一体化,以到站即中心为原则,深度融合枢纽与城市功能,打造全时活力客厅。在站房布局上,将市域站厅设置在东西向城市通廊两侧,城市空间以“站包城”的形式嵌入出发层与到达层,通过设置特色商业打造各类人群聚集活力的半室外慢行街区及市域铁路站厅区,形成具有全时活力的“城市会客厅”。
在站场距离上,上海东站与机场航空模块上下垂直换乘,相比于虹桥枢纽从火车站到机场1,000多m的水平换乘距离显著升级。在站城距离上,站房以外紧密衔接城市功能,跨过仅20m左右空中连廊衔接西侧站前区的城市商业、商务综合功能区,以及站厅南北两侧的上盖开发区,相比于虹桥枢纽从火车站到虹桥商务区180m的站城距离大幅缩短。在站城链接上,上海东站在站场区和站前区范围内营造了大范围通达的步行网络,以城市客厅为中心,5min步行可达,通过地下层、地面层及站厅层三层整体多层级的慢行系统进行站场城范围内的紧密衔接,打造站城区域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和人性化场所。
在土地集约利用上,上海东站站场区总开发量约100万㎡,单位强度约为虹桥枢纽的3倍,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上盖开发上,首次利用咽喉区进行上盖开发,实现了较大规模的铁路上盖开发,上盖总开发量达24万㎡,提供酒店、办公等高端城市服务功能及铁路生产与配套用房。上盖设计采用人车分流模式,打造盖板地面效果景观化体验,实现土地高度集约复合利用,提升上盖场所品质。
在多元业态上,距枢纽5min步行范围内的站前区地上约有55万㎡的城市开发,集中设置酒店、办公、会展、会议、商业与文化娱乐等高端多元功能业态,通过便捷联系、宜人环境与活跃功能打造功能丰富、医疗器械企业业态多样、一站式服务的魅力门户与城市体验目的地。在配套设施上,上海东站在站场区范围内一体化复合了能源中心、变电站医疗器械企业、垃圾转运站、柴发机房、公交枢纽、旅游集散中心。通过路基改桥,充分利用铁路桥下空间,结合铁路夹心地,布置上盖开发配套停车场。
在集疏运体系上,上海东站在枢纽核心区统筹车行交通,兼顾枢纽集疏运与站场区到发需求,形成了“流留并重,适度分离”的路网立体布局,通过“三纵五横”快速集散路网实现快进快出、北进北出、南进南出,同时利用站前路和站东路地道进行南北快速串联,实现车道边、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南北资源共享,均衡南北交通压力,进而促进片区的站城融合。
在外观与造型设计上,上海东站设计源于“潮起东方”的立意,即以光伏建构一体的单元式屋盖的整体构型和“波光粼粼,东海潮涌”之寓意,体现东方枢纽位处东海之滨,在全球未来发展的大潮中发挥引擎驱动作用,实现了形象、空间、结构、功能与技术的高度统一。该整体构型将大气、开放、现代、轻盈浪漫与严谨的工业化单元体有机结合,体现出了东方枢纽国际门户枢纽开放标志性的形象和上海的城市精神与气质。
绿色低碳是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两个转型引领目标之一。上海东站项目以打造国内首个超低能耗交通枢纽为目标,综合采用被动式、主动式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超低能耗目标,为未来2030年新建建筑实施超低能耗探索交通类建筑实施路径。站房采用光伏建构一体单元式屋盖,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整合了建筑立面美观、机电一体化和绿色低碳等设计理念。通过对项目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害的分析和系统研究、风险评估,采取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构建一体化应急管控综合系统平台,增强了一体化的韧性和综合防灾能力。
数字赋能作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的另一个转型引领目标,打造“规建管用”数字一体化示范,树立BIM赋能数字孪生标杆,展现未来发展的新驱动力。构建“一个数字底座、一张运行全景图、N个智慧应用”,打通系统间数据壁垒,建立基于东方枢纽的数字底座,实现全要素实时孪生与枢纽运行全景展示,实现N个智慧应用。
站城融合发展理念是我国在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站城关系提出的新需求。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按照高标准、多维度的一体化设计原则,对照“站场城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要求,近期工作重点围绕上海东站站场区及站前区实现高品质、一体化的统筹建设而展开。
1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站场区地下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项目和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站场区地上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项目均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日本设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并实施。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联合体的总牵头方,华东院承担了设计效果总体控制,包括外立面、屋盖、城市中庭、城市客厅、城市通廊、室内空间及灯光等的整体设计效果控制工作。
[3] 刘武君.虹桥十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后评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