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企业中國綠色交通令世界刮目相看

  交通建筑     |      2024-11-03 11:45

  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觀眾在中國交建展位參觀“太湖生態清淤工程”模型。

  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觀眾在參觀“大橋海風”號風電安裝船。杜建坡攝(人民圖片)

  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一輛新能源公交車行駛在街頭。這條路線的十輛雙層新能源公交車由中國制造。近年來,中國制造的新能源汽車不斷進入智利市場,憑借綠色環保的特點和先進科技的應用廣受當地民眾的青睞。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攝

  “中國交通將繼續堅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推進全球交通合作,促進全球互聯互通,為保障全球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日前舉行的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上表示,中國將緊緊圍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推動可持續交通事業發展。

  本屆論壇以“可持續交通:物流聯通世界”為主題,1000多名來自海內外各界交通領域人士匯聚一堂,共商可持續交通發展大計。

  近年來,中國在交通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取得了積極医疗器械企业進展。就在論壇開幕前,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在北京首鋼園舉辦。展會上,多家展商展示了最新的綠色交通技術和創新成果,向國內外觀眾呈現了中國在綠色交通領域的深刻變革。

  從綠色運輸的獨特魅力,到低碳轉型的中國方案,再到引領推動國際合作,中國綠色交通的發展令世界刮目相看。

  金秋時節,渤海灣畔,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內一片忙碌。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舉行期間,多位外賓代表赴碼頭觀景平台,近距離觀看全自動化軌道橋裝卸作業、無人駕駛電動集卡作業等實況。

  外賓參觀的這座七彩智港是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該碼頭的設施設備全部採用電力驅動,由“風光儲荷一體化”系統實現綠電供能的自給自足。其綠色、循環、零碳、高效等特點受到了各界關注。參觀過碼頭的一位西班牙記者說:“天津港C段集裝箱碼頭無人自動化運轉讓人耳目一新,它的‘智慧零碳’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陸海交匯的樞紐,港口不僅吞吐萬物、聯通世界,更以綠色發展引領未來。在傳統港口向智慧綠色港口轉型的大趨勢下,天津港是中國綠色港口乃至綠色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筆者走進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在滴滴展區,幾款青綠色的新車型吸引了眾多觀者的目光。其中,共享電助力單車EM2.0搭載了輕量化電池和助力傳感器,當騎行達到一定速度時,電助力會自動介入,既讓用戶騎行更輕鬆,還能更省電。值得一提的是,滴滴青桔電單車VM6.0不久前憑借優異的綜合表現,斬獲享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紅點設計大獎,據悉,該獎項是國際公認的全球頂級工業設計榮譽之一。

  從短途騎行到長途出行,公共交通運輸也展現出非凡的魅力。在北京,新能源公交車佔比已接近94.7%,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清潔公交車隊”。放眼全國,新能源公交車佔比超過八成,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不斷提速,以公共汽車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設備受矚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莉婭·辛普森表示,中國很多城市擁有良好的公共交通設施,很多人越來越傾向於選擇綠色出行。“我記得第一次在中國乘坐高鐵,那種感覺真是太棒了!”中國鐵路電氣化率達75.2%,電氣化裡程居世界首位,能耗強度指標遠低於其他主要鐵路國家。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作用日益增強,成為快捷高效、節能環保的綠色交通典范。

  綠色交通正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近日,備受矚目的318國道川藏超充綠廊全線貫通。據介紹,全線一共設置23個超快充充電站,為新能源車主解決了充電難題,提升了公路服務品質。

  綠色交通也在積極拓展新產業布局,激發經濟活力。在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雲南交投集團召開了“發展綠美通道經濟·打造新質生產力”新聞發布會。近年來,雲南交投集團成功創建小沙壩、龍江特大橋等一批國家3A級以上景區,重點打造星雲湖等一批旅游主題特色服務區,路衍經濟全面開花。

  “中國在綠色交通領域做得非常好,並以自身發展為世界提供了新機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理事哈姆迪·艾登在訪問中國后表示,對中國在可持續交通領域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

  中國交通領域的綠色轉型還在加速進行中。《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推廣低碳交通運輸工具。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動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動機械等採用清潔動力,加快淘汰老舊運輸工具,推進零排放貨運,加強可持續航空燃料研發應用,鼓勵淨零排放船用燃料研發生產應用。到2030年,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放眼世界,交通領域是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減排難度不容小覷。中國在綠色轉型方面展現出的前瞻性與行動力,讓綠色交通的“中國解法”備受關注。

  筆者繼續在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前行,在中國交通建設展台,一個清淤裝備模型吸引了筆者的目光。

  這是由中交集團自主研發建造的一體化清淤船“太湖之星”模型。“太湖之星”是目前世界環保疏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一體化清淤船。為實現綠色低碳,該船採用了油電結合的雙動力系統。目前,“太湖之星”正開足馬力在太湖開展清淤作業,會在60個月的工期內清淤超800萬立方米,讓太湖重現碧波美景。

  “太湖之星”將生態清淤、除雜調節等全流程工藝全部“搬”到水面上,為世界首創,技術難點多且少有案例可以借鑒。相關人員表示,太湖的治理是長期的,持續推動疏浚裝備在清潔化、智能化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將是發展重點医疗器械企业。

  展位上不僅展示了前沿的“靚科技”,也體現了企業對於綠色轉型的責任與決心。例如,京東物流在展區中展示了倉儲、物流医疗器械企业運輸、包裝材料、工作生活等多個環節中減碳的創新舉措,充分體現了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責任擔當。

  大會期間,京東物流還聯合迪卡儂物流中國、蒙牛集團等知名企業及多家環保組織,在交通運輸部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見証下,共同發布“氣候與低碳轉型伙伴倡議”,建設綠色可持續未來。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交通運輸及相關領域企業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在自主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強勁驅動下,交通設備變得更加環保,引來海外市場的關注。

  “如果沒有中國造船企業的幫助,我們的綠色轉型是不可能完成的。”挪威禮諾航運公司首席運營官塞布約恩·達爾說。禮諾航運是國際知名滾裝船運輸服務商。近年來,公司決定綠色轉型,為此向中國造船企業訂購了多艘使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的滾裝船医疗器械企业。綠色船舶“中國造”的趨勢引人注目。據悉,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綠色船舶訂單,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

  交通要更環保,出行也要更低碳。2023年發布的《中國公眾低碳意識與低碳行為網絡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公眾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生活知曉率已處於較高水平,分別達81.1%和86.7%。隨著綠色出行理念愈發深入人心,在加強人行步道和自行車專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外,新能源交通工具受到國人的青睞,車水馬龍間涌起一股股“綠色潮流”。

  最亮眼的成就莫過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分別為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目前,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電動汽車產量佔全球電動汽車產量的一半以上。十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長約126倍,連續9年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今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正在成為市場主流。

  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僅走進國內的千家萬戶,還走出國門,深受全球消費者喜愛,在多個國家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中位居前列。“中國電動汽車在設計理念、用戶體驗等方面擁有競爭優勢,得到消費者認可。”匈牙利薩佐德韋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爾坦如是說。西班牙媒體報道稱,中國新能源汽車質量上乘,幾乎一半的西班牙人會考慮購買中國汽車作為他們的下一輛汽車。世界經濟論壇的一篇文章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轉型進程中表現突出,未來在電動汽車領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從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物流配送、郵政快遞,到機場、鐵路貨場、重點港口,新能源的應用領域逐步擴大,為交通綠色轉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交通能源綠色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質量不斷提升。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上,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斌提到,9個型號的新能源鐵路機車已成功下線,今年將實施200台新能源機車替代,推動老舊型鐵路內燃機車更新,減少燃油消耗。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副總經理吳榕新介紹,南方航空形成了飛機綠色飛行、節能減排、降低地面能耗、旅客綠色出行的綠色發展模式。近日,南航首班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試點的商業航班於北京起飛,開啟南航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綠色不僅是中國發展的鮮明底色,更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增添亮色。李小鵬表示,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我們堅持“交通天下”,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合作,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進可持續交通發展。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承諾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中國減排對全球的貢獻有目共睹,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行動特別顧問塞爾溫·哈特近日稱贊,中國為助力全球綠色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國際舞台上綠色低碳轉型的領軍者、能源轉型國際合作的促進者、全球能源和氣候治理的貢獻者,中國在交通領域的國際合作表現十分卓越,正與各國攜手共創綠色交通發展新圖景。

  正在舉行的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上,一款全球首發的光伏儲能客運三輪車吸引眾多關注,這款車為充電設施不夠完善、但日照時間較長的國家而設計,收獲了不少海外訂單。

  近年來,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快速增長,2023年,“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為全球交通系統電氣化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技術和設備基礎。正如基塞伊·佐爾坦所說,中國企業生產的許多高科技產品品質一流,具有價格優勢和服務優勢。

  中國在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從中老鐵路的優化選線、強化環保,到中歐班列的節能減排、低碳貨運,再到中巴經濟走廊的清潔電能、資源節約……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持續深化務實合作,加快建設綠色絲綢之路。

  近年來,中國技術、中國經驗也在全球舞台上展現出強大的自信和影響力,吸引了海外目光。

  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上,各國對中國推進可持續交通的技術合作充滿期待。據烏茲別克斯坦交通部部長伊爾霍姆·馬赫卡莫夫介紹,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展出了交通領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烏茲別克斯坦是這些新技術的受益者。尼泊爾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比什努·普拉薩德·鮑德爾談到,中國的可持續交通領域有非常卓越的技術和發明,尼泊爾作為友好鄰邦,希望能夠從這些卓越的研究和發展中受益。泰國電動汽車協會副會長素羅·桑尼表示,中國作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者,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指出,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的相關服務和支持,顯著提升了清潔能源技術在全球范圍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綠色技術的成本。

  中國的綠色技術和經驗不止惠及發展中國家,也受到發達國家的青睞。近日,西班牙和挪威兩個歐洲國家的首相接連訪華,深化和拓展綠色合作是訪問期間的重要議題之一。挪威首相斯特勒在訪華期間說,中國近年來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發展迅速,挪方希望在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擴大對華合作。

  據德國《商報》報道,中國擁有大量充電技術專利,在專利申請方面的“數量和專有技術令人印象深刻”。中國汽車制造商、供應商、大學和初創企業組成的密集網絡在充電技術專利領域佔據領先地位。寶馬、奧迪、大眾等車企正通過尋找中國供應商、與中國電動汽車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研發新型電動汽車等方式開展合作。

  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參與引領全球交通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上,始終彰顯著大國擔當。

  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部長論壇上,20多個國家交通部長分享了全球交通治理方面的經驗,發表了具有前瞻性和建設性的見解。會上,中國提出的《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發展願景》(《北京願景》),得到全體參會國家積極響應和支持。“加快全球交通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形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方式,推動綠色可再生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成為與會國家的共識。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互聯互通高級別論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次會議、首屆上合組織國際交通論壇……中國在交通發展領域與有關國家的交流合作持續走深走實。此外,中國還深度參與全球交通治理,在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海事組織等國際機構中,中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國際交流的舞台上,中國的方案卓有成效,中國的倡議擲地有聲。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不僅積極推動交通運輸向綠而行,也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創造新機遇,讓可持續交通成果惠及世界各國人民。綠色出行之路,中國將越走越寬闊。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近年來,我國能源轉型不斷加速,各項關鍵技術接連突破,持續調整完善新型能源體系,不斷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邁進,釋放高質量發展生機活力。…

  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收進度已近八成。目前,長江中下游晚稻陸續開鐮,各地各部門不斷健全農技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秋收工作,確保晚稻顆粒歸倉。…

  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